仙桃聚力通顺河流域水污染防治
通顺河横跨潜江、仙桃、武汉,最终汇入长江。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我省反馈的督察意见中,重点提到通顺河跨界污染问题。通顺河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是仙桃环保世纪行活动监督工作的重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聚力改善通顺河水环境质量,全面助推通顺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市通顺河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一、强统筹建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9月12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玖明就通顺河流域河湖长制工作推进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他强调水是仙桃建设水乡田园城市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仙桃加快绿色发展的重要民生基础。各级各部门在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中要深刻“洗脑”坚定政治态度,科学“洗澡”“洗肺”确立推进路径,认真“洗牌”划定工作责任,聚力打造“水清、河畅、坡洁、岸绿、景美”的河湖生态环境,推动河湖长制真正在仙桃落地生根、取得实效。9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军娥视察时指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好通顺河流域推行河长制工作,以科学治理理念推进通顺河流域推行河长制工作,全面启动调查摸底,科学编制整治规划,系统策划治理项目,综合制定整治方案,多种渠道筹资融资,实行工程化、项目化、系统化运作。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市人大城环委共督办整改工作21次,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通顺河流域治理、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和雨污管网改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进行督办,充分体现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对通顺河流域治理问题在我市的重要地位,用最密集的督办推进通顺河流域推行河长制工作,加大督办力度,严肃追责问责,全力以赴把这一民生工程办实办好,让仙桃河湖水体动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2、强化宣传培训。我市在通顺河流域竖立了310块河湖长制公示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各位副主任分别担任流域河湖长。市环委会先后于3次相继开展了相关负责人的业务培训,重点讲解了中央六项任务以及我省九项任务的具体要求。
3、强化方案编制。市环委会成立工作专班,市人大城环委积极参与,历时两个多月,对通顺河流域全线进行摸底调查,摸清通顺河仙桃段沿线大型排污口47个,沿河堤居住的群众24000户,沿线河滩乱耕乱种乱围垦的面积约1740亩,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共有3260余处,针对存在的问题,委托省水科院编制了一河一策的整治方案,正在进行完善和评审工作。积极配合省环保厅编制了《通顺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二、强整治攻难点
环保世纪行活动强力推进流域内水污染防治建设,各项重点难点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
1、全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城东污水处理厂、仙下河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提质工程已完成并开始运行,出水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城西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建设已在进行紧张施工,届时进水负荷将达到要求;仙苑污水处理站配套设施已全部建设完毕,处理负荷率达到国家标准75%,出水水质已达到一级A标准。陈场镇、张沟镇2座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开始调试运行。西流河、沙湖等10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工程、12个镇的管网工程,10月15日全线开工。毛嘴、杨林尾等6个提标改造项目11月15日之前进场施工,11月底完善新PPP手续。所有污水处理厂区工程2018年3月完工,管网工程2018年6月完工,4+2项目2018年9月完工。
2、全力推进城市垃圾填埋场整治。一是开展雨污分流工程。2017年3月已完成雨污分流工程,对填埋场8.1万平方米全部覆盖0.75mm厚的HDPE膜。二是达标处理渗滤液。通过租赁专业设备,每日达标处理渗滤液200吨,同时将渗滤液处理站委托第三方运营,目前已达标处理2.6万吨,老填埋场积存污水已处理8.5万吨。三是规范管理。投资200万元,加高集液井、修复防飞网,修建进场道路,控制作业面,规范管理制度,确保填埋场规范运行;加大了填埋场、渗滤液调节池坝体安全检查工作,对填埋区部分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完善。四是开展生态修复,对老填埋场坑塘进行土方回填、生态修复,目前已回填25万方。
3、全力推进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和雨污分流工程。制定了城市雨污分流及黑臭水体治理方案,拟投资6.65亿元对城区“七河三片两疏一路网”进行建设改造,埋设或改造雨水管网28.83公里,污水管网78.95公里。目前,黄金大道排水管网建设完成87%;仙桃大道排水管网建设完成71%;仙桃工业园排水管网建设完成62%;沔街大道西延、丝宝路至袁市路段完成71%。袁市路:桃源大道至沔街大道段,共完成97%。丝宝路西侧污水主管建设完成100%。仙下河截污工程西桥至东桥段拟施工22座沉井,目前已有8座沉井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另有3座沉井正在施工;东桥至反帝反修闸段拟施工26座沉井,23座沉井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4、全面推进工业污染治理。我市的2个省级工业园目前二个园区均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彭场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正在建设。仙隆公司、信达化工已完成搬迁入园工作,湖北绿色家园已启动整体搬迁,预计2017年底前主体可基本完成搬迁。督促造纸、印染、污水处理厂等行业的污染源达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二家造纸厂均对污水处理施进行了改造,污水处理效率进一步提高。
5、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加强。一是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全市禁养区内386户养殖场全部实行了拆除、转产,非禁养区内1081户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正稳步推进。大力推广种养一体化模式、PPP模式、商品有机肥模式、产业对接模式等四种模式,提升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二是提升畜禽养殖标准化水平。开展标准化养殖四级联创,全市共新增部省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2家,累计29家,其中部级11家,省级18家。三是推广测土配方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248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30.2万亩,其中水稻70.7万亩、棉花8.5万亩、玉米7.1万亩、土豆0.6万亩、大豆3.5万亩、蔬菜19.3万亩、油菜20.5万亩,45-54%配方肥使用5.1万吨以上。
6、全力推进河湖长制落实。一是大力开展清障除杂工作,在通顺河流域我们共清除拦河坝70处、迷魂阵152处、拆除违章建筑76处;封堵小型排污口23处;利用挖机、打草船等机械对通顺河流域河道的水草进行清理,打捞面积20余万平方米;二是市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对通顺河流域210公里的河道,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划分了20个保洁区,配备20艘打捞船、近100名管护员,常年负责保洁区域内的日常管护;三是加强生态调水。今年泽口闸向内引水2.6亿方,徐鸳泵站提水1.7亿方,排湖泵站提水0.8亿方,确保了通顺河流域的生态基流。四是加快拆围工作进度。现已拆除面积9355亩,占全市上报应拆围面积15592.2亩的60%。五是已制定了2018年通顺河沿线植树造绿方案,将在通顺河流域全面实施,计划植树3万余株。
三、强督办重实效
在仙桃环保世纪行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通顺河环境质量改善这一根本目标严格督办问责。
1、强化检查督办。市人大城环委及时了解并主动参与市委市政府生态环保考核工作机制。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工作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请我市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专题督办、现场督办、节点督办。
2、强化追责问责。市环委会实行工作追责问责督查机制,对不能按时报送整治工作相关资料信息,整治工作进展缓慢的,报请指挥部约谈相关责任单位分管领导;对经书面催办,整改工作仍进展缓慢的,报请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予以全市通报;对不能按时完成整改任务、报请纪检监察部门予以追责问责;对因整改工作不作为、慢作为在全市造成不良影响,报请纪检监察部门予以追责问责。
四、聚力持续高标整改
1、助推加快推进生活污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2017年底前实现全市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全覆盖。加快城西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工程以及毛嘴等6个镇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力争2017年底前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加快全市雨污管网建设,确保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2、助推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效。全面整治非禁养区内现有畜禽养殖场,对养殖粪污不能达到零排放的,一律依法关闭。防止禁养区内关停、拆除养殖户向禁养区外转移。
3、助推全面推进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加强工业企业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高在线监测覆盖率。严厉打击企业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不断营造环境守法良好氛围,促进企业自觉履行环境治理主体责任,使环境守法成为常态。加快绿色家园等化工企业搬迁进度。
4、助推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进循环产业园建设,确保2017年底投入运行。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017年11月17日